《格物》刊物第一期之可能性的增加(大学•自知•选择)

时间:2012-10-17浏览:177

 

16晚,物理系2011年首场精品活动――“格物频道”在田家炳楼203室成功举办。物理系保送人民大学物理系直博的大四学生骆浩对受邀的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卜浩围绕着“可能性的增加――大学・自知・选择主题进行了访谈,系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裴锋、辅导员杨昊及百余名本科及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卜浩,2004年进入东南大学,主修机械工程,本科排名年级第一,2008年保送本校硕博连读,发表过多篇国际期刊论文并参加过多个国际会议。曾作为来自大陆的七位学生代表之一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2010年国际杰出青年大使培训计划,是东南大学至善社的创社社长,曾联合八个学生社团发起“东大校园文化建设论坛活动”。

访谈伊始,卜浩给大家做了“真实表达自己”的小测试,“若无强制,是否因好奇另一个生命而来”,“若无考试,是否对所考科目产生一丝留恋”,“大学开始到现在,是否对异性动过心”,发现举手者均不超过5人。当主持人骆浩问及“是否有同学不生活在压抑之中”,竟无一人举手。卜浩说道:大家对于未知的好奇丧失了,自发性与自主性消失了,而好奇与自发正是创造的源动力。接着他与大家分享了比尔・盖茨的“每天我早晨醒来,都为改变人类生活而激动不已 ”和陈省身的“数学好玩”等非凡感悟。当同学们提出怎样重新找回它们时,卜浩分享了他大学开始时的经历。

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他对专业并没有清晰的了解,误打误撞地进入了机械工程专业。“初进大学,感觉人生短暂和无意义,整晚失眠,像在黑夜里,看不清前行的路”,他说到。出生在农村,童年并未读多少书,但喜欢思考人生和人类的问题。对于生命意义源动力的强烈追寻使他萌生了转到人文科系的想法。特别有意思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他把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对人文的挚爱及对转系的渴望写成三页书信并复印下来,晚上偷偷送给多位人文公选课的老师,希望得到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很快艺术学院的于向东老师在一个晚上约见了他,“把人文作为生命的陪伴与把人文作为学问是不同的,香港大学的李卓芬副校长(工程院院士)当年就是因为看到唐山大地震如此多同胞丧生而立志从事于抗震减灾,学好工科专业和追求人文情怀是并行不悖的,并且世上所有的‘道’都是相通的”。之后心中那“株”原始的微弱小火苗才保存下来,并不断长大。卜浩邀请同学节选当年的信件原稿现场诵读,现摘录部分如下:

人有两种活法:一种是没有觉醒,不思考着死亡、思考着永恒、思考生命的短暂与脆弱、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快快乐乐一天是一天,不会有过多的烦恼、过多的痛苦;另一种是已经觉醒了,他会感叹人类的伟大与个人的渺小,感叹生命的稍纵即逝,感叹人生的幸福,他也会恐惧,恐惧自己的必然死亡,恐惧现实的悲哀,恐惧时间的流逝,恐惧命运的不公。他也会勇敢,勇敢面对恐惧,他也会深思灵魂是否不朽,命运是否确定,生活是否有意义,生命是否有价值。

卜浩进一步与同学们分享到:初进大学的困惑说明我们选择空间的增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好事,就像一只在一维坐标轴上爬行的蚂蚁突然发现自己处在三维的空间中,但要进一步发现和认识自己,我们有权利并且有能力为自己选择,最终自我实现,活出愉悦并且有生命力的人生。大学要交到几个“终生之师”,在你人生的关键转折点上给你智慧和力量。

卜浩继续分享到:正是对于未知探索的好奇,对于自我实现的渴望和对于生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他在每门课都找寻那个统一的“道”,在多个竞赛中去找寻探索的乐趣,感受(几乎所有来东大的)知名学者的人生境界与学术视野,同时也热心于社会和校内的活动,正是对于这片土地和这群人的留恋,他选择留在东大读博。

之后插入的互动中,卜浩让大家分享同学们生命中的“高峰体验”――如在美景、音乐会或恋爱时。四位同学也勇敢分享:在解完题后的不明方向时,在通宵写毛笔字后的刹那,在连续投篮投入空心球的刹那,在雪地里打雪仗和尽情奔跑后突然完全放松地仰卧在雪地里。他总结到:这些高峰体验的共性是无功利的纯粹全身心地当下融入无时间性。又问到:其他人真的没有高峰体验么?你们想每时每刻生活在这种高峰体验中么?有人在下面嘀咕这不可能。他又答:寒假快到了,给大家布置个作业,回去和小孩子一起玩,他们时时刻刻都处在这种高峰体验中,我们曾经也是,但我们忘掉了。接着卜浩幽默地说:我告诉大家今晚最重要的有“个人版权”的话:两件事让一个人的生命发生真正的改变,全身心地谈一场恋爱和把一个婴儿抚养成人。最好第二件事以第一件事为前提。

然后就谈到了爱情。卜浩说,这不得不说到爱情的空间:至善社,因为爱情在那发生。谈到至善社,又不得不说东大的人文讲座。人生像链条一样一环接着一环。他深情地说:最为感激东大之一的就是奉献如此多高品质的讲座。当他还在浦口校区读本科时,学校在本部举办第一届华英讲座,可与浦口相距很远,来回要花近两个小时,但他和一位好友出于对人文的热爱,仍闻声而至,讲座结束往往已至晚上九点,才能起身乘公交车返回浦口。条件艰苦,但不亦乐乎!卜浩和好友们心中的人文火苗不断燃烧,最终在火焰中诞生了一个小生命――“至善社”。卜浩幽默地说:2006111111个单身男生在教11间教室开了第1次会议。他在招员宣传的“十二笔画生启事”中写道: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当年毛泽东在湖南师范学堂读大学时以“二十八笔画征友生启事”一文吸引志同道合、志存高远、志在必行、志为中国之热血青年,成立“新民学会”,以天下为己任,交流伟大之思想,研究世界之现象,探求强国之真理。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在南开中学读书时组织“觉悟社”,亦相互切磋砥砺,交流思想之精华,砺练意志之坚韧,寻求治国之良策。

今思前人,感慨万千:激情耗散,意志消磨;生命枯萎,勇气无存。故特寻有高远之志向、博爱之胸怀、强烈之责任、独立之人格、坚强之意志、批判之思想、悲天悯人之情怀的热血青年,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感染,共铸健康之体魄、爱国之志向、宽广之胸怀、深刻之思想、不屈之斗志、改造之勇气、生命之情怀、健全之人格、伟大之灵魂!!!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宝贵之青春永不再来,或者轰轰烈烈地生,或者默默无闻地死!!!

全东大志同道合者,联合起来,携起手来,让我们共同为理想而奋斗!!!

卜浩说,以校训为社名,即要追求至善境界,并扎根东大。四个创始人是:牛建钦,邹庆东,王波,卜浩。卜浩深情地说:人的一生要做一个值得“托孤”的朋友,也要交到几个值得“托孤”的朋友。

当主持人问到:你和你女友(现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研一学生)都喜爱人文,整天在一起聊天是否会感到乏味?卜浩答到:喜爱人文是因为我们都渴望探索自己的生命,语言和文字是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沉淀物,不幸的是,它们很容易变成异化的束缚物;它们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而最为美丽的是那轮明月。两个人相爱,无言中两个生命也在对话,在交流。我很感激她,在我自大时她打压我,在我自卑时她倾听我,她是我的镜子,也是我的大地。

主持人问到对于参访美国政经中心的收获时,卜浩说到: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区别就是广播操和太极拳的区别,广播操标准化、易推广、目的强,但没有太极拳动静转化、身心一体、天人合一的高远灵动的境界。不过中国民间的自发性力量的潜力还没发挥出来,这点值得学习美国。此外,美国和台湾地区的学生的个人经历比大陆的丰富得多,我们在社会压力和规范下选择与探索的空间太小,为探索所付出的代价太大。更多的体验与探索,会让他们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职业。我所接触的美国成功人士均有非同寻常的经历,如一位来自汇丰银行的高管曾端过盘子,一位毕业于MIT的机械工程硕士创建了九家公司,同时他自己也是美食家和收藏家,一位耶鲁大学的毕业生终身从事于非政府、非盈利组织的事业。

最后进入集中地互动问答环节:

同学甲问:爱英语但感觉东大英语不强,还要准备物理专业考试,怎么办?

卜浩答到: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有权力和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选择是因为我们被社会规范所限,被内心恐惧所压。我们自己头脑创造出系列的借口与后果阻止我们去选择,去改变。“感觉东大英语不强”就是一个借口。拿我举例,很庆幸没去南大和复旦这样文科极强的学校,因为我可能会把人文当成学问,当成生计,借助教授之口理解那些思想者,而我现在直接和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中国当前的大学考试是简单格式化的,并不需要多少创造力。只就知识而言,我们原本一年可修完大学四年课程,现在就是把一年拉长成四年,让大家在四年的恐惧和焦虑中度过。每门课第一堂课,就焦虑考试;考试完,就焦虑成绩。周而复始,悲哉!“爱英语”也没有能力在当下的片刻完全地享受英语!俾斯麦说:在德国,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勤奋过度,三分之一学业荒芜,剩下三分之一将统治整个德国。而当前在中国二分之一勤奋过度,二分之一学业荒芜。人生最为重要的是知己所爱,选己所爱,融己所爱

同学乙问:我知道当今大学有问题,把人培养成为工具,成为机器,但这个大环境下我没办法啊!

卜浩说:我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微弱的火苗,那就是渴望自我实现,就是渴望自发地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就是渴望愉悦和享受的生活方式。但这火苗很容易被大环境所熄灭。我过来就是要告诉大家,你们每人心中都有那个火苗,它是最珍贵的,照顾好它,当火苗越来越多便形成熊熊烈火,社会的改变才能发生。现在的大环境就是大自然,风吹日晒,雪霜雨露,但我们仍需坚守和追求,比起那温室的花朵,我们盛开时的美丽更加楚楚动人。之后他分享了向校领导提出的方案。20109月,在作为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为数不多的学生代表参加完一次对校党代会报告的讨论后,他思绪万千,用了五个多小时奋笔疾书,向校党委提交了一份基于在校学生发展“成长三部曲”的对校党委报告具体实施的建议方案,他坦言,“这些建议或许不那么切实可行,但那里面包含着自己心中的小火焰散发的对于母校和学弟学妹们的挚爱”。在这份建议方案中,他提到的学生成长三部曲包括: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具体方案像“倾听杰出学者计划”“一人一书计划”“校园文化建设基金”“学生多样化评价计划”“学术青苗计划”等。特别是“学术青苗计划”,他认为应该鼓励有志于学术的学生尽早接触科研,鼓励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尽早参加国内甚至是国际的专业学术年会,体验著名学者创造性的气质和愉悦的生活方式并受其熏陶感化,尽早培养对该学科的挚爱之情,坚定做科研学术的人生选择。

同学丙提出自己很爱建筑,对必须花大块时间学物理,怎么办?

卜浩答到:你如果对于建筑有纯粹的爱,学物理肯定也是享受的,背后的“道”是统一的。如果能先攻物理,后转建筑,必能别致而达极致,自成一家。你的优势即在于交叉。但可悲的是目前大学的制度设计潜在地“打压”这种学习方式,比如无建筑专业知识很难考研。如果中国想出现做得极致的人才,必然要鼓励出于好奇而自由探索多个领域的学生。

同学丁问:我对物理有兴趣,但我不应该纯粹地享受科学,我还要养家糊口!父母希望我能转到工科,毕业后容易找工作。

卜浩答到:转系不应是对于当下生活的逃避和抱怨,而是自我的重新认识和设计。同时要智慧地看清父母们的期望。如歌词所唱: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多做大贡献,只图一辈子平平安安、团团圆圆。父母只是希望我们过得好,但他们一生为生计所累,并未自我实现,也未活出那份愉悦与享受。你有兴趣,说明你还未丧失对于未知的好奇,要好好保护这份好奇心,想把事情做成极致,就依靠这份对世界的惊异。当你会“纯粹地享受科学”,你的心才是真的爱心,你为社会奉献才是真奉献,你自我实现也同时在实现社会。当然,在一个合理的社会中,这样的人必然生存无忧,同时愉悦工作。坚持下去,二十年后,你的同学们还在办公室重复地做着索然寡味的事情时,你每天愉悦地做着创造性的科研!要注意的是,不止要学习物理知识,还要培养物理直觉、建立物理图景、激发物理思想,而后者对于创造性的工作才是最为重要的。

最后,卜浩将两本书赠与最敢于表达真实自己的两位同学,一本是布莱森的《万物简史》,上有题词“辨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另一本是尼尔的《夏山学校》,上有题词“让我们找回本有的神性与佛性”。

“用大学四年来选择方向,用今后的四十年来尽情飞翔”,这是他最后的祝福。

以本次活动为开端,物理系今后将全力打造“格物”(取自格物致知)和“悟物”(取自悟物穷理)等两大系列精品活动,为物理系学生在体验和秉承以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为本质特征的大学精神和深入了解物理领域的进展做更多的探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理科人才而努力。

XML 地图